领导干部要交好廉洁自律的答卷
佳县纪委副书记、监察局局长 马少斌
1947年8月18日,毛主席率党中央转战陕北,来到了佳县朱官寨杨家园子村。当时杨家园子村是国民党统治的地盘,群众误以为这又是一支像国民党军队一样的部队,村里所有的人都藏了起来。后来听说来的是毛主席的军队,胆子大的一些群众偷偷回来看个究竟,看后回到山里告诉村民们说,这支军队不一样,是人民的军队。于是村民们陆续回到了村里,发现这支军队果然纪律严明,不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就连树上的红枣都不摘一个,于是群众们争先主动把自家的窑洞空出来让部队住。
这段史实说明,自身的形象和表现如何,将对周围的人产生直接影响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指出, 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,贯彻为民、务实、清廉的要求,在全党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。在这个社会转型、思想激荡、价值多元的新时期,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、生活中如何才能交上一份让党放心、让群众满意、让自己心安的廉洁自律答卷呢?
一要筑牢思想防线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,思想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,信念动摇是最根本的动摇。领导干部要筑牢思想防线, 就必须坚持学习,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,不学习思想就无法进步,能力就无法提高,领导方法就无法改进,做出的决策也就可能不正确。不学习,思想就得不到改造,心就不静,心不静,欲望就容易膨胀,就拒绝不了诱惑,遇到诱惑就容易腐化堕落。这不仅严重败坏了党风政风,而且使群众利益、集体利益遭受严重损失,把人心搞乱,把风气搞坏,把经济搞垮。因此,必须要经常认真学习,从书本上学,从实践中学,特别是要认真学习领会反腐倡廉重要思想和论述,不断加强党性修养,提升廉洁从政意识。
二要守住廉洁底线。时代不同,廉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,在现代社会要求领导干部必须严格在纪律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,这是领导干部由量变走向质变的“临界点”,是廉洁自律的底线。一旦冲破,损害的则是党的凝聚力、政府的执行力和民众的向心力。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坚守这条底线,时刻清醒地认识到,手中的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“多干好事,少干错事,不干坏事”,绝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和人民群众之上,也绝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。要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,保持“利归天下,誉属黎民”的淡泊情怀,不为名利所累,不为金钱所动,不为美色所诱,做到拥有权力的时候,勿忘自己的责任,勿忘党的宗旨,勿忘党和人民的监督。守住了廉洁这条底线,也就守住了整个人生。
三要做到以德律己。作为领导干部己身不正,何以正人?领导干部能以德律己,就有了人格魅力,有了动员群众、说服群众、带领群众前进的力量。领导者的权威,上级封不出来,权力压不出来,宣传吹不出来,耍小聪明骗不出来,只有作出“样子”,群众才能接受。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权力观、地位观、利益观、群众观,经得起公与私的考验,不为名利所累,不做金钱的奴隶,不谋取非分的个人私利。只有这样修德,才能无欲而刚,才能在群众中有威信,在社会上有形象,才能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楷模和表率,以良好的形象感染人、教育人,从而带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。